海綿城市越來越被重視
來源:海綿城市越來越被重視 發布時間:2018-04-23 點擊量:2015
“施工單位一定要充分溝通、通力協作,盡量避免交叉施工帶來的問題。”4月17日,在月亮湖二期西區內,第16次“兩河一湖”項目調度會被搬到了項目現場,新區規建局正在為“兩湖一河PPP項目”二期建設交叉施工的問題進行協調。
據了解,PPP項目是社會資本融入城市建設的全新模式。貴安新區在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的基礎上積極推行“兩湖一河PPP項目”。該項目是貴安新區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第一個項目,以“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融入到月亮湖、星月湖的改造建設中,將城市水系、城市公園、海綿城市有機結合,以流域為覆蓋,系統規劃引領,匯水分區打包,尊重市場規律,量化考核指標,統籌打造新區最大的海綿體,積極打造山水田園之城的海綿城市樣板。
在系統規劃引領方面,新區緊緊圍繞貴安海綿城市試點目標,從一開始實施就注重規劃引導,在規劃中注入低影響開發理念,將山地新城的開發規劃與海綿城市建設科學結合,在遵循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的前提下,注重與相關配套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的銜接性,以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水安全等技術指標為績效考核核心,結合貴安新區山地新城的特點,全面考慮后續貴安生態新城的發展,打造山水田園之城的海綿城市樣板。
城市如何應對極端天氣?如今,不考慮某種災難性天氣事件的城市規劃就如同在烏托邦中搞建設。在世界著名景觀設計師俞孔堅看來,如何應對極端天氣的答案其實藏在傳統中。
俞孔堅是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的創始人和院長,他以將中國古代的供水系統理念重新引入現代設計而著稱。在這個過程中,他把中國一些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變成了綠色建筑的標桿。
俞孔堅的設計理念是使城市在面對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水以及所謂的“百年一遇”暴風雨時具有韌性。“海綿城市”理論是俞最為人所知的理論,即城市使用軟材料和梯田涵養水源,而后可以提取利用,不使用不吸水的普通混凝土和鋼筋。
歐式城市設計方法包括排水管道,但無法應對季風雨。而中國政府已經將“海綿城市”作為城市規劃和生態城市的模板。
俞孔堅在接受采訪時說,海綿城市關鍵的好處是能夠重新利用水。他說:“‘海綿’吸納的水可用于灌溉、補給地下含水層、凈化土壤并用于生產。”
他說:“在中國,我們保存雨水并重新加以利用。”俞孔堅使用的策略“以農民耕作技術為基礎,使農業灌溉系統適應城市環境,并吸收使建筑物適應季風氣候方面的經驗”。
在量化考核指標方面,新區積極設立可量化的公園運營維護考核指標和海綿城市績效評價指標,以“填空題”式的標準績效考核代替以往“拍腦袋”式的粗放考核過程,降低了項目后期考核標準的人為和模糊空間,有效避免扯皮現象的出現,實現了“事前規劃、事中監督、事后考核”的全過程科學管理。
目前,月亮湖公園一期、星月湖公園一期等項目已基本完工,正逐步開展二期建設工作。
下一步,新區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關要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的發展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加大統籌力度,暢通信息渠道,狠抓督促檢查,統籌推進“兩湖一河PPP項目”建設工作,全力探索貴安經驗、努力打造貴安樣本,確保新區三年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通過國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