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
基層整平→鋪設墊層及砂濾層→測量放線→支模板→預設膨脹縫→澆筑基層混凝土→鋪設面層→覆膜養護→清洗密封。
用平地機整平、刮出路拱,然后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填土壓實,清理干凈并潤濕基層表面,以鋪設墊層及砂濾層。接著按照圖紙設計要求布設控制線和軸線,并進行模板支設。支設時要根據圖紙設計,結合實際條件放線支模板。并在模板支完后重新檢查一遍平整度和標高。于此同時建立現場攪拌站,并用強制式攪拌機,對混凝土材料攪拌5min以上,之后用工程車或手推車將拌合物運至施工地點。然后按設計要求預設膨脹縫后便開始澆筑基層混凝土。布料時用鐵鍬反扣,并用刮杠刮平,用平板振動器輕振鋪平后的透水性混凝土混合料。再進行表面修整即可覆膜養護,養護周期和普通混凝土相同,且養護時要注意進行及時少量地噴水。最后采用高壓清洗機對透水地坪的表面進行清洗,表面干燥24h后即可進行噴涂封閉劑,
透水混凝土路面強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許車輛和人通行使用。
后期的養護措施
對于透水地坪來說,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表層會堆積很多雜物,從而導致通道孔堵塞,使透水率衰減,所以應考慮到透水率的衰減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比如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高壓沖水清洗,恢復透水率。對于找平層來說,采用砂漿也容易形成自身透水性差和基層的阻塞,所以在施工中要保證砂漿透水能力不低于面層。
彩色混凝土材料為生態環境做出的貢獻
彩色混凝土也被稱為生態透水地坪,
透水混凝土,無砂混凝土等,是選用骨料碎石,膠結料,添加劑,水泥,水等通過均勻拌和,攤鋪成路面。具有比傳統混凝土更高的強度和耐久性,能滿足結構物力學性能、運用功用以及運用年限的要求;具有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減輕對地球和生態環境的負荷,完成非再生型資源可循環性運用;具有杰出的運用作用,能為人類構筑溫文、舒適、快捷的生活環境。
彩色混凝土體系透水性的使用,其生態環境效應體現為:(1)添加城市可透水、透氣面積,加強地表與空氣的熱量和水分交流,調理城市氣候,下降地表溫度,有利于緩解城市“熱島現象”;(2)充沛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對濕度,彌補城區日益干涸的地下水資源,發揮透水性路基的“蓄水池”功用;改進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條件和調整生態平衡(3)能夠減輕降雨時節路途排水體系的擔負,顯著下降暴雨對城市水體的污染;(4)吸收車輛行進時發生的噪音,發明安靜舒適的日子和交通環境,雨天避免路面積水和夜間反光。(5)避免路面積水和夜間路面反光,冬季不會在路面構成黑冰(由霜霧構成的一層簡直看不見的薄冰,極風險),提高了車輛、行人的通行舒適性與安全性;(6)能夠依據環境及功用需求規劃圖畫,色彩,充沛與周圍環境相結合;(7)很多的空地能吸附城市污染物粉塵,削減揚塵污染。
彩色混凝土是近幾年城市建設的熱點區域,各種新技術、新材料在這里得到了廣泛應用,透水鋪裝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