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環白云山綠道海綿城市建設
來源:生態透水綠道 發布時間:2019-05-17 點擊量:2071
現在各種顏色的生態透水綠道已經成為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美麗風景。廣州作為廣東的省會城市更是著重對環境的保護,大力推動綠色產業的發展和建設。最近椒江環白云山綠道、章安綠道開工,準備為廣州海綿城市增添一抹綠色,報道說透水綠道建設工期預計7個多月。屆時將會成為廣州市民新的打卡地點,白云山作為很多市民的吸氧去處,之后就市民就又多一個好去處了。
可以說,現在城市建設也是海綿城市對舊城區地面的改造,大量的透水鋪裝已經成為城市改造的主流。說到底海綿城市建設就是透水綠道的鋪裝和雨水花園的設計。廣東屬于南方城市,夏季多雨高溫,很容易就會出現路面積水,甚至的城市內澇的情況。而建設海綿城市能夠緩解這些環境問題,甚至部分地區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這次白云山綠道和章安綠道的建設會是廣州海綿城市建設的又一里程碑。
環白云山綠道
漫步云端、悅在綠環
據了解,環白云山綠道工程,西起巖嶼公園,經檔案館南側綠地,巖嶼南路,云西公園,白云飛瀑至星星廣場,全長約2公里,設計面積約1.6公頃。
整體設計
整體綠化設計注重簡潔自然的氛圍基調,與周邊環境相協調,沿路綠化帶植物以現狀喬木結合地被為主,增強視線通透感,減少原郁閉的植物空間帶來的壓抑感受。
工程區域
工程全線重點提升巖嶼公園以及巖嶼南路,其他區域以完善綠道標線為主。
章安綠道
體現鄉村魅力、展現活力
整體設計
1、設計風格:
綠道綠化設計注重鄉村野趣的氛圍基調,與周邊環境相協調,沿河地帶選取耐水濕或水生植物進行搭配種植,通過植物生長突出水系景觀特色,迎合整體自然野趣之風。
設計內容:
在三條河后退10米范圍內設置綠道,局部節點擴大設計范圍,部分地帶在原河道步道基礎上進行綠道優化,增加鄉土植被提升河岸兩側景觀效果以及安全性,同時在河道轉角處設置節點,如河道拐彎處,古塔周邊以及章梓路與景浦街交叉口綠地,增加附屬休憩設施。
章安綠道項目由3條沿河河道組成,景浦街梓林西大河開始沿河一直往北至上橋張河,再一直往東至章梓路,另一路從上橋張河開始延小區內河直至景浦街,全線綠道長度約3公里,場地周邊以居住區、農田、 學校以及寺廟為主。
今年府城綠道預計完成綠道改造11公里,其中環白云山綠道2公里、永寧河綠道3公里、烏石路綠道2公里、章安鄉村綠道3公里、學院路綠道1公里。目前其他的綠道改造工程正在緊張籌備中。
作為廣州市民,廣州海綿城市小編見到廣州建設生態透水綠道還是十分激動和開心的,不久的將來白云山綠道和章安綠道就會完工,成為廣州市民新的打卡地,市民周末假期又多了一個可以游玩和出行的地方。海綿城市建設給廣州帶來了很多的變化,下雨出門也不用擔心地面積水坑坑洼洼了,透水地面的高效吸水能力能夠快速消除地面積水,雨水花園能夠很大容量的儲存雨水,以備后用。作為廣州的一份子,一起來建設海綿城市吧,把我們的花城打造得美美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