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成為首個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立法城市
來源:海綿城市 發布時間:2019-05-05 點擊量:1963
相信大家對海綿城市建設已經不陌生了。我國前后有2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總計30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都是一些目前面臨比較嚴峻的內澇災害的城市。池州作為全國最早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16個城市中的一個。池州市最近開展了新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方案。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城市海綿城市建設的規范,盡力做到建設規范,后期維護有保障。
4月28日當天上午,市政府向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提請審議《池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引起廣泛關注。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陳旭是這樣介紹的,用法規來規范海綿城市建設管理,這在全國尚屬首例。這樣的管理方案出臺,意味著海綿城市建設越來越規范了。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羅辛平說:“當前制定我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法規,不僅必要,條件也成熟。”國家決定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后,池州市積極申報,最終以全省第一、全國第三名的好成績于2015年3月入選全國首批試點名單。試點建設以來,我市共實施水生態水安全系統、園林綠地系統、道路交通海綿城市系統、建筑小區、能力保障體系建設以及PPP等六大類117個海綿城市項目的建設,總投資52.38億元。
目前,試點建設任務已基本完工,并于4月10日至12日通過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三部委組織的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績效評價專家組現場復核。“下一步我市將不斷探索海綿城市管理新模式,繼續為海綿城市建設在全國各地的推廣應用貢獻‘池州經驗’。”羅辛平表示。池州建設海綿城市目前還是主要使用生態彩色透水混凝土作為主要的建設材料,這樣的能夠快速的打造海綿地面以及節約建設成本,而且目前透水混凝土的使用技術最為成熟,是目前最好,也是最適當使用的地面建材。
4月28日下午,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分組討論,氣氛熱烈。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大代表、市直有關部門和基層立法聯系點負責人齊聚于此,就《條例(草案)》進行一審。“《條例》的制定,將實現我市海綿城市建設從‘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體現了市人大常委會緊扣市委中心工作、依法履職的理念,是市人大常委會以立法方式助力打造美麗長江經濟帶(池州段)的具體舉措,也契合了打造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中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制度成果的內在要求。”陳旭說,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會同有關方面,認真研究吸納本次會議審議意見和建議,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法規草案,按照法定程序,推進立法進程。
出席此次市人大常委會會議的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李鋒表示,《條例(草案)》把行之有效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組織體系、工作機制、運行機制,通過法律形式固化下來,使之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為遵循,意義重大,經驗可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借鑒。
目前全國海綿城市建設還是屬于初步階段,還有很多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如何建設綠色環保,造福百姓的宜居城市是首要任務,但是海綿城市建設打造完成后又應該如何維護,這些都是需要一步步去落實的。不能把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的海綿城市看作一次短期投資,海綿城市建設應該是長遠的計劃,是一項持久利民的民生工程。在建成以后,需要多花點心思和人力物力去打理和維護,這也是在共同建設人類美好的生活家園。